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党风廉政
推荐内容

定边:“三项措施”提升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

时间:2012-09-28 10:22来源:未知 作者:张岩 王永峰 点击:

        定边县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在20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廉政灶”,使乡镇公务接待费用明显降低,公款大吃大喝和超标准接待得到有效遏制,广大群众普遍反响较好。
 
  一是提高办灶水平,做到干部满意。在县纪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乡镇高度重视,积极筹措资金,建房子购设备,及时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在规定时限内建起廉政灶。通过两年多的运行,各乡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设有餐厅、操作间、储藏室,配备了空调、冰箱、消毒柜、电饭锅、压面机等,配置餐桌和相应的餐具,改变了过去机关食堂面貌,做到了环境整洁、干净卫生、饭菜可口,满足了公务接待和机关干部就餐需要。红柳沟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自2001年就实行以来,该镇机关“廉政灶”兼顾来客招待和干部就餐,单位无偿提供水、煤、电及基本的餐厨设备,雇佣1名炊事员,单位给予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干部平时凭票就餐,每张饭票5元(根据物价涨幅可以调整),其中干部付2.5元,政府给予伙食补贴2.5元。政府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饭票,定期和炊事员结算。政府每年在伙食补助方面的支出大约2—3万元,节约了资金,方便了干部。
 
  二是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做到领导满意。为了充分发挥各乡镇机关“廉政灶”作用,全县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公务接待制度,对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乡镇机关“廉政灶”,严禁在营业性餐馆接待,并制定了《廉政灶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炊事员管理制度》等。在“廉政灶”的日常管理中,始终按管理制度办事,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对需要在乡镇机关用餐的一律由乡镇机关分管领导安排,用餐结束后,由办公室专人及时签单,按季度结算。在采买过程中,各乡镇都专门设制一名管理员,负责灶务用材的采购,并建立采购台账,生熟分区放置,严格执行实消实报制。据统计,全县自2010年推行廉政灶制度以来,20个乡镇每年节约费用达50万多元。县纪委规定各乡镇廉政灶必须做到“四不准”,即不准以廉政灶为名,搞豪华装修;不准搞超标准接待,奢侈浪费;不准在廉政灶为本镇领导干部“开小灶”,搞特殊化;不准在廉政灶从事与公务无关的接待。
 
  三是转变干部作风,做到群众满意。廉政灶未建立以前,各乡镇机关食堂普遍环境差、设备少、饭菜质量差,公务接待大部分都在饭店进行,接待时间比较长,群众见到都是满身酒气、走路东摇西歪的干部,办事拖延,群众意见很大,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自廉政灶制度推行以来,各乡镇和县级部门严格执行县上要求,县级部门干部下乡主动在机关灶就餐,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同时,县级部门下乡的干部与乡镇机关干部共同进餐,便于交流感情,沟通工作,做到接待时间短了,办事快了,群众满意了。
 
  (供稿:定边纪委)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友情连接
Copyright © 2002-2011 中共定边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定边县北关路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