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机关内生动力 提高单位服务能力
时间:2013-10-17 15:07来源:直工委 作者: 点击:
次
——在全市创建模范机关活动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
中共定边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孟春伟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县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12345”工作法进行会议交流,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全面、五个不留”。
一、认识全面提升,把握“一个高度”,不留误区。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行动有力。全市“创模”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县层层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在领会精神之中提认识,在研读文件里面找办法。力求全县 上下在认识上不留误区,在思想上把握“一个高度”。
这一高度就是政治高度。我们认为开展“创模”活动:一是改进工作作风的需要。“创建模范机关”与“三访五促”是市委着力改进工作作风、走群众路线而部署的两项重要活动,得到省委赵书记的充分肯定。“创模”作为一项“书记工程”,重点是要解决“四风”问题,这与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关于创建模范部门的提法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市委的这一重要决定,既是一项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又是切实改进作风的有力抓手,我们务必不折不扣!二是深化机关创建的需要。近十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了“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开展“创模”活动,正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机关创建内容,巩固和发展“五型”机关创建成果。由此可见,“创模”既是对“五型”机关创建的火炬传递,更是深化机关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务必一如既往!三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机关创模如同一个人的成长,创建“勤政”机关,就是要让人勤快,不拖沓;创建“廉洁”机关,就是要让人健康,不生病;创建“学习”机关,就是要让人睿智,不愚昧;创建“法制”机关,就是要让人有原则,不蛮干;创建“文明”机关,就是要让人有品位,不低俗;创建“和谐”机关,就是要让人讲团结,不孤立。由此可见,“创模”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又为全面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指明了途径,我们务必持之以恒!四是增强服务能力的需要。十八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党,这体现了党执政理念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开展“创模”活动,正是要转变机关职能,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以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由此可见,“创模”既是顺应时代要求、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又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我们务必不遗余力!五是推进创新转型的需要。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为建设“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榆林而努力奋斗。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跳出“资源诅咒”的怪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创模”活动,正是着眼于新事业发展需求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象征性,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它既为整个社会树立榜样,又为推进创新转型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务必与时俱进!
二、网络全面覆盖,突出“两个强化”,不留死角。
组织领导是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创模”实践中,我县站位全局,统筹谋划,力求在组织领导上统一有力,在工作架构上突出“两个强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宣传、监察、考核等12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模领导小组”;并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具体分管“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直工委。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也全部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工作机构,确定具体分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工作分工网络图。形成模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是强化系统推进。确立“系统抓、抓系统”的工作理念。县委反复研究并制定《创模活动方案》,按照“六创建”要求,安排县纪委、组织部等六个部门,分别牵头主抓一项创建任务,分别形成单项工作方案;各乡镇、部门单位也层层制定方案并上报创模办;创模办对所有上报方案严格把关,对目标模糊、内容空泛、责任不清、要求不严的方案,一律打回重新制定。同时,明确每个县级领导包抓一个乡镇和一个部门。形成领导小组统筹抓、创模办具体抓、牵头部门分头抓、单位领导亲自抓、县级领导包片抓的工作格局,有效克服抓工作时紧时松、这抓那不抓、这事抓那事不抓、有人抓有人不抓等问题。
三、职能全面发挥,做到“三个到位”,不留余地。
职能发挥是提升效率的首要前提。因此,我们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每个要素的能动作用,力求在职能发挥上不留余地,在工作促进上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工作保障到位。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则,为创模办提供专门工作场所,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和半年试用期管理制度,对难以适应、表现不佳的人员及时退回原单位。同时,将“创模”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目前县财政已投入创模经费80余万元;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全部单列“创模”经费,确保活动深入推进。
二是分类指导到位。充分发挥创模领导小组、六个牵头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深入各乡镇、部门单位,现场督查指导;定期组织召开工作通报会,奖优罚劣,形成倒逼机制;适时召开工作调度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调整工作重心,不断增强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对本系统单位的创建指导责任,确保齐抓共管、齐头并进。
三是督促检查到位。创模办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督查,两办督查室和各牵头部门不定期进行实地查访。每次督查结束,都及时汇总通报。先后对纪畔乡、国土局、电力局等16个部门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郝滩镇、畜牧局、电信公司等9个后进单位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有效促进了工作落实。
四、措施全面跟进,凸显“四个创新”,不留断层。
创新措施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通过深入实际调研,综合分析研判,力求在工作谋划上切合实际,在工作措施上凸显“四个创新”。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注重“五个结合”。一是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两年来,我县提出并实施了“一统三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用党建文化统领思想,用“分类排队”管住党委、用“两评两考”管好支部、用“四三办法”管严党员。我们通过将创模与党建相结合,以党建促进创模,以创模提升党建,形成两抓两促进的良好局面;二是与“三访五促”活动相结合,建立机关与党员干部服务基层长效机制,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三是与作风整顿相结合,通过改作风,建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四是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相结合,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群众中找准问题,在转变职能中提升水平;五是与“四城联创”相结合,积极开展机关美化、绿化、亮化、文化活动,倡导勤俭节约,弘扬文明新风。
二是创新推进模式。推行“三项机制”。一是推行目标管理机制。先后制定《创模责任分工及进度安排表》、《创模任务分解表》、《创模督查安排表》等,通过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做到目标、任务、时限、责任、要求“五明确”。并对所有参创单位下发了《创模任务书》,要求各乡镇、部门单位逐层分解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账销号制度,实现目标任务精细化管理。二是推行党建互促机制。结合行业、系统、部门特点,逐步搭建起党建促进创模的载体。基层组织开展了“五个增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增强、激励保障功能增强、维护稳定责任增强、发展经济本领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增强)、“五个加快”(党员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加快掌握致富技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发挥引领作用)”活动;街道(社区)开展了“五个强化”(党组织强化阵地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强化标本兼治、强化动态管理、强化共驻共建)、“五百服务”(党员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定百家计、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机关开展了“五个服务”(党组织服务改革创新、服务跨越发展、服务社会稳定、服务投资环境、服务基层群众)、“五个强化”(党员强化讲党性、强化重品行、强化作表率、强化守规章、强化出政绩)活动;学校开展了“五优”(党组织红色教育优、教学管理优、队伍建设优、校园环境优、教育成果优)、“五先”(党员教书育人先践行、科学理论先掌握、规章制度先遵守、教管改革先创新、师道尊严先垂范)活动;“两新组织”开展了“五有”(党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维稳一线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评优树模有党员)、“五自觉”(党员自觉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稳定、自觉服务社会、自觉诚信执业、自觉创新引领)活动。实现党建与创模共推互促。三是推行典型带动机制。积极打造系统、行业、部门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实现由点及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
三是创新考核奖惩。做到“三个严”。一是制度严。出台《创建模范机关考核办法》,将创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及党建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二是方法严。不仅要听汇报、看资料、实地查、周边访;还要在机关内部进行民主测评,在群众代表及“两代表一委员”进行民主评议。三是奖惩严。对在年度考核后十名的机关单位和最后一名乡镇主要领导要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对连续三年达不到“模范机关”标准的单位实行单列管理。
四是创新舆论宣传。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搭建“两台一网一报”宣传平台。县电视台、电台、《定边报》适时报道创模工作40余次,“机关党建网”更新创模信息120余条,印发简报9期、创模手册1000余册、倡议书5000余份;二是搭建户外平面媒介宣传平台。制作大、中、小型户外宣传牌100余块,办专栏110多期,刷写标语180余条;三是搭建主题办公用品宣传平台。制作并发放了创模主题桌牌、水杯、材料袋等。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舆论宣传网络。
五、效果全面彰显,实现“五个提升”,不留空白。
创建模范机关活动犹如为一张素描画涂上色彩。模范机关创到哪里,机关的形象就好在哪里,机关的服务就提升在哪里,群众的满意就在哪里。通过半年多的创建工作,全县上下实现了“五个提升”。
一是提升了队伍形象。通过强化机关作风、廉政、文化、道德、制度、班子“六项”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整体形象大幅提升。
二是提升了机关效能。全县各机关单位在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在规范管理、优化程序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制度。据统计,各乡镇、部门单位已制定新措施、新制度1200余项,机关的执行力、凝聚力、创造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提升了服务水平。结合“三访五促”活动,全县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13600余户,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921户,办理实事好事330多件,落实项目53个,化解矛盾163件,帮助制定各类发展规划1274个。机关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是提升了发展指标。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同比增长28.6%;财政总收入达到12.55亿元,同比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0元,同比增长1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同比增长22.2%。创建模范机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已初步显现。
五是提升了幸福指数。截至9月底,全县未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未发生较大及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及食品安全事故。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新建保障性住房2500套,新增就业岗位2200个,城镇医保参保率达到95%;城市环境进一步美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定边之夏”广场文艺演出20余场,送书、送戏下乡120余次;社会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健全,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通过半年多的创新实践,我们认为:开展“创模”活动,解决认识问题是前题,搭建工作架构是基础,发挥职能作用是关键,创新推进措施是灵魂,追求实际效果是目标。只有如此,才能激发活力,提高能力,适应时势,顺应要求,不断推进“三型”政党建设。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以“机关创模”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圆满实现“十二五”目标,推进经济社会创新转型、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