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党风廉政
推荐内容

领导干部借钱“风险系数”很高

时间:2013-02-20 09:25来源:中直党建网 作者:admin 点击:

近日,四川省营山县环保局局长李某因向一家纸业公司借款25万元,被免去县环保局局长职务。据称,2007年9月李某因女儿大学毕业在成都买房差钱,于是向该县一家纸业公司总经理肖某借款25万元。2012年11月,此事被举报,营山县纪委介入调查,以李某违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虽归还所有借款,但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决定给予其免职处理。(1月17日人民网刊载)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曝出领导干部违反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的事件,从买官卖官到贪污受贿,从公车私用到变相“借钱”,各种违规事件层出不穷、变化多端。十八大以来,中央再三强调改变干部作风、建设纯洁的党员干部队伍等问题。

从网络曝光事件看,国家对违规违纪干部是坚决打击、毫不避讳的,无论官职的大小和事态的严重性,只要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侵犯了群众的利益,都将受到法律严重的制裁。

一方面笔者为国家坚决的反腐决心拍手叫好,另一方面也为某些干部恬不知耻的违法行为感到羞愧。一直以来,各级部门都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包括警示教育、廉政专题会、年终述廉等,应该说各级部门在加强干部的廉洁作风方面下了大力气,但是从各地被查处的干部看,效果并不佳,为何?

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在于干部对某些触碰红线的行为警觉意识不高,对不良诱惑的灵敏度不强。特别是那些手中握有实权的干部,周围长期埋伏着有钱的“哥们”、“朋友”,大家称兄道弟、你来我往,从最初的警觉到放松,自己思想的防线因为熟络而渐渐弱化,导致双方之间相对关系“风险系数”大大增加。

其实,无论是领导干部找“老板”借钱,还是“老板”找领导干部办事,处于被动的始终是领导干部。因为领导干部身份特殊,手中的权利必然会吸引很多人套近乎谋求不法利益,而领导干部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圈套,从而做出违规违纪的事情。营山县环保局局长李某与纸业公司之间有利益关系,但是还是向该公司借款25万元,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虽然最后李某归还了25万元借款,但是在借款5年多时间内,李某是否有凭借自己的权利给予该公司某些便利或好处呢?答案显而易见。

诸多领导干部违规违纪案件给人以启示,那就是领导干部要时刻为自己的“行为风险系数”打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自己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绷紧一根悬,不随意接收别人的馈赠,不随意给人许下诺言,不随意结交朋友,时刻给自己打预防针、注射防腐剂。随着行贿者手段的不断更新,领导干部更要常思、常学、常省,时刻保持着反腐倡廉的新鲜度,防止被不良液体、有毒气体侵蚀。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友情连接
Copyright © 2002-2011 中共定边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定边县北关路30号